流通異型管庫存壓力正逐漸向鋼廠轉移 激化廠商矛盾
異型管鋼廠由滿負荷生產轉向開始減產,而在前述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檢修是否進一步擴大范圍值得關注。一般來說,只有當鋼廠檢修繼續近一個月左右,市場才會有出現轉機的可能。胡艷平表示,當前鋼廠檢修剛有苗頭,還不具備令鋼市轉折的條件或基礎。
當前國內流通的鋼材庫存壓力正逐漸向鋼廠轉移,種種跡象標明。這不僅激化了1萬噸以上,這還是減去大戶優惠后的量。日前,河南一家大型鋼企的一級代理商向本報記者透露多年來這一行業的游戲規則。
今年,不過。同樣處境艱難的經銷商們開始向鋼廠公開“反抗”表示之一便是有意減少從鋼廠的進貨。
今年以來,根據中聯鋼提供的國內鋼材社會庫存(流通市場上的庫存)統計。社會庫存量經歷了從急速上揚到快速下滑,其中,1月份,社會庫存量從此前的高點下滑至1200萬噸,爾后庫存量一路上揚,而從3月中旬開始,壓力明顯大于流通市場,胡艷平稱。目前貿易商多采取低庫存策略,從鋼廠提貨不積極,最終導致流通市場庫存壓力逐漸向鋼廠庫存轉移”
5月中旬,數據顯示。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庫存為1368萬噸,旬環比增加59萬噸,比3月末的1483萬噸小幅下降7.8%這個降幅的確有限,目前鋼廠的庫存明顯要高于上年同期的941萬噸,處于較高水平。胡艷平稱,較高的庫存量令鋼廠承壓。
前述社會庫存一般是指不包含鋼廠的庫存,據介紹。但由于樣本、統計周期存在不同爭議,目前并無權威數據。盡管如此,上述這份涵蓋國內35個主要城市長材庫存、25~30個城市板材庫存的數據變化,貿易商“叫板”鋼廠的事件,但目前看這種叫板多數仍然是徒勞,現在廠商格局,并沒改變‘先錢后貨’局面,甚至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都難”
鋼廠承壓“檢修”
國內鋼企的經營壓力也在逐步加大。值得關注的高庫存壓力凸顯下。
鋼材價格已累計下跌持續數月,自春節過后。其中,主要鋼材品種跌幅超越15%上海地區5.5熱卷噸價由4280元降至3400元,迫使鋼廠的訂貨價格也一再下調,盈利狀況隨之惡化。
4月份80家納入中鋼協統計的大中型10萬噸左右;6條棒材線檢修,影響產量40.5萬~41萬噸;4條熱軋生產線檢修,影響產量58萬噸;2條中板線檢修,影響產量3.6萬噸,1條帶鋼生產線檢修,影響產量2.7萬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