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散盡,軸承鋼管盛宴收場♤一場沒有贏家的游戲!
鋼貿商、擔保公司和銀行共同參與的游戲中,游戲已經結束。沒有贏家。
底誰是真正的贏家?筆者在仔細梳理了三者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之后發現:這場游戲中沒有贏家,這場主要由鋼貿商、擔保一家呈現信用不良或相關問題,那么其他4家都要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家無法償還貸款,其他4家要負責將貸款還上。軸承鋼管
問題還容易解決,如果只是1家出現無力還款。但如果是3家、4家甚至是5家全部出現無力還款的情況時,銀行就要面臨承當呈現壞賬的風險。軸承鋼管
對于銀行來說,因此。這種模式也有一定的風險。
這種擔保模式,不可否認。對鋼貿企業成長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軸承鋼管
這種合同中,往往都包含這樣的條款: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銀行有權直接從擔保人賬戶上扣收包括本金、利息、復利、罰息和資信調查、公證以及銀行實現債權支付的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告費、送達費等全部費用。
則相對比較簡單,動產質押。就是以鋼貿商以螺紋鋼、板材、線材、卷材等動產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而在這一模式中,由于銀行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對相關鋼材質押物的價格和具體的質押數量缺乏足夠的認識。
足以說明銀行的風險所在而在鋼貿貿易已經難以贏利。因此,由于受到嚴峻的行業形勢和融資規則的雙重擠壓,鋼貿商在這種游戲中慘敗。
也有一些聰明的鋼貿商將融到資金用在房地產這樣回報率較高的行業,當然。但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打壓,其收益也不容樂觀。
鋼貿企業處境不佳、鋼貿老板跑路頻發的情況下,對于擔保公司來說。由于其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當鋼貿老板還不起貸款的時候,銀行便會向擔保公司催賬。此外,由于擔保公司采用的保證金方式,其依然留下了8億元的資金缺口。軸承鋼管
銀行似乎保存著一個旱澇保收的角色,這場游戲中。但事實并非如此。由于缺乏嚴格監管,一系列重復質押案件迸發后,銀行的收賬壓力不斷變大。
一些跟鋼貿商合作的銀行營業部經理,十年前。后來多變成了分行行長、副行長。但如今,這些行長的日子也不好過,許多被發配到銀行的清收小組。
銀行的貸款余額仍然驚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如此。截至2013年6月末,上海地區鋼貿貸款余額約為1300億元,其中只用300億~500億元的金額在銀行有抵押物。
標簽: